Skip to content

普通消费级平台

普通消费级平台是即常规电脑配件,作为Nas来使用,优缺点也非常明显。

优点:cpu性能强,市场存货量大、价格便宜、主板选择多、平台扩展性强、主流核显实现硬解。

缺点:功耗较高,常规的i3-i5,TDP功耗35-65w ,发热略大。

适用场景:可满足家庭娱乐和大部分工作环境,包含影音、文件共享、扩展需求、游戏服务器、虚拟机或All in one(但强烈不建议把家庭网络拨号功能放入其中)

建议:对于小白用户或者动手能力稍弱的用户,建议选择全新12代及以上板U,如上面提及的低功耗N100以及下面推荐的B760 + 12300T。

一、全新板U

B760M + i3-12300T / i5-12500(★★★★)

板U价格区间:1200-1700元,铭瑄B760M 终结者 + i3 12300T / i5 12500,高性能服务器

铭瑄B760M 终结者为Matx板型,拥有4个SATA接口,3个M.2接口,1条PCIE 5.0 x16,1条PCIE 3.0 x4。在支持12~14代CPU主板中性价比较高。i3 12300T 2024年组NAS的性价比神u之一,拥有4个物理核心和4个线程,运行频率可达4.2 GHz,自带UHD730核显。配合RR引导及SA6400内核能实现核显解码,但12代平台单纯做物理黑群晖过于性能过剩,建议还是在unraid、pve等平台上做虚拟黑群晖。i5 12500拥有6个物理核心和12个线程,运行频率可达4.6GHz,自带UHD770核显,相对12300T除了物理核心更多,频率更高外,核显UHD770性能更加强劲。

B760M + i3 12300T.png

二、老板U

全新配件的价格稍高,所以更多人关注的是淘汰下来的老配件。关于老平台、老配件是否值得推荐的争论一直存在,特别是某些推荐文章中无脑推i3-8100以及部分人用N100来反驳“廉颇老矣”的争论,我个人的观点是:

  1. i3-8100性能相对N100来说确实没有多大差别,反而功耗会比N100高,而且也不支持AV1 编解码。单从这几方面考虑的话N100确实更值得推荐。

  2. 但配套i3-8100的主板在扩展性上会比N100强,特别是N100只有1 条PCIE x1 插槽,只支持单通道DDR5内存。放在一众Matx主板的3~4条PCIE,4条内存插槽里面缺点就显得很明显。

  3. 如果没有老配件负担,且对于日后扩展性考虑不时很关注,N100更值得选择。

  4. 如果你有闲置的8~10代板U,用来组1套 NAS 当然没问题,但如果自行淘配件来组装,就值得商榷了。

Z370M Pro4 +i3 8100 (★★★★)

撇开新老之争,Z370M Pro4 +i3 8100 确实物理黑裙最合适平台之一,板+U的价位在500以下,性价比高。

华擎Z370M Pro 4 Matx板型,拥有6个sata接口,2条NVEM插槽,2 条PCIE 3.0 x16 插槽 (PCIE1: x16 模式; PCIE4: x4 模式),2条PCIE 3.0 x1 插槽,扩展性强悍。Core i3-8100是一款性价比较高的处理器。它拥有4个物理核心和4个线程,运行频率可达3.6 GHz,自带UHD630核显。对于一般家庭用户而言,这款处理器已经足够满足基本的NAS存储需求。如果觉得8100性能弱了点,可以选择8400,其相较于8100多了两个核心,多核性能提升约50%左右,主要就是来自于核心数量的提升。

Z370M Pro4 +i3 8100.png

微星B460M 迫击炮 + i5 10400 / QTB0 / QTB1(★★★)

950-1050元区间

微星B460M 迫击炮为Matx板型,拥有6个sata接口,2条NVEM插槽,2 条PCIE 3.0 x16 插槽 (PCIE1: x16 模式; PCIE3: x4 模式),1条PCI E 3.0 x1 插槽,扩展性也十分强悍,在一众B460M主板中也拥有唯一的板载2.5G网口。Core i5-10400拥有6个物理核心和12个线程,运行频率可达4.3 GHz,自带UHD630核显。10代CPU的单核性能并未有多大程度的提升,但得益于超线程技术,其多核性能提升还是非常可观的。相较于i5 8400的单核性能提升约2.9%,多核性能提升约42.6%。如果有更高的性能需求可以选择这款。QTB0 对应CPU型号 i9-10900T ES 测试版,QTB1对应i9-10900 ES 测试版,10个物理核心和20个线程,自带UHD630核显。几乎没什么bug,体验起来和正常CPU没什么区别,而且价格合适,非常值得考虑。

B460M+i5 10400.png

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.